時尚與電影的碰撞總是令人心動,因為這兩個充滿創造力的領域交織時,總能誕生令人目眩神迷的故事與視覺盛宴。Saint Laurent品牌創始人伊夫·聖羅蘭 (Yves Saint Laurent)本人曾於1967年為經典電影《青樓怨婦 Belle de Jour》中的凱薩琳·丹妮芙(Catherine Deneuve)設計服裝,也奠定了品牌與電影的深厚淵源。近年正值時尚傳記電影的熱潮,不但有以Yves Saint Laurent為故事核心的作品,也有《GUCCI名門望族》這部以Gucci家族鬥爭為主題的叫座巨作。以時裝設計師為核心的傳記電影故事故然引人入勝,但你知道原來Saint Laurent品牌也有親自操刀製作的電影嗎?這些電影作品除了故事劇情本身是一大看點,時裝屋踏進電影製作世界是這種藝術的極致追求的表現也令人讚賞。看到這些電影的成功,不禁令人期待會否有更多時裝屋投身,為電影製作帶來更多的突破。以下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與Saint Laurent時裝屋關係密切的電影吧!
2014年的《聖羅蘭傳奇 Yves Saint Laurent》和《時裝大師的狂情歲月 Saint Laurent》將鏡頭對準傳奇設計師伊夫·聖羅蘭(Yves Saint Laurent)的個人世界。這兩部電影以不同視角描繪這位改變時尚史的天才,呈現他的輝煌與掙扎。
《聖羅蘭傳奇》由賈利·勒斯佩(Jalil Lespert)執導,聚焦聖羅蘭從1957年在Dior嶄露頭角到創立自己品牌的輝煌歷程。皮埃爾·尼內(Pierre Niney)的表演細膩動人,完美捕捉聖羅蘭的敏感與才華,尤其是他與人生伴侶皮爾·貝爾熱(Pierre Bergé)的深厚情感,讓人感受到時尚背後的溫暖與掙扎。電影中的服裝設計令人驚嘆,重現聖羅蘭的經典作品,如蒙德里安裙(Mondrian Dress)和吸煙裝(Le Smoking),每一件都訴說聖羅蘭如何以大膽創意顛覆時尚界。
相較之下,《時裝大師的狂情歲月》由貝特朗·博內洛(Bertrand Bonello)執導,深入探索聖羅蘭在1967至1976年間的放蕩生活。加斯帕德·尤利爾(Gaspard Ulliel)飾演的聖羅蘭充滿神祕與脆弱,電影聚焦他沉迷毒品與派對的黑暗面,呈現一個天才在才華與自我毀滅間掙扎的悲劇故事。服裝設計同樣出色,聖羅蘭的經典設計如透視裝與波西米亞風裙裝,與角色的情緒和時代背景完美融合。這兩部電影一明一暗,卻都讓我們看到聖羅蘭如何用設計語言重新定義女性的力量與美感。
Saint Laurent是首個成立全方位電影製作部門的奢侈品牌,重新定義時尚與電影的界限。在創意總監安東尼·瓦卡雷洛(Anthony Vaccarello)的帶領下,這個部門不僅參與電影製作,Anthony Vaccarello還親自設計服裝,將品牌的美學理念融入銀幕故事。在2023年,Saint Laurent Productions以佩德羅·阿莫多瓦(Pedro Almodóvar)的《荒漠斷背情 Strange Way of Life》在坎城影展亮相。這部西部片由伊森·霍克(Ethan Hawke)和佩德羅·帕斯卡(Pedro Pascal)主演,靈感來自李安的《斷背山》,探索中年男子因性取向壓抑而無法坦誠的感情。
於2025年,Saint Laurent Productions將焦點轉向威尼斯影展,帶來第四部長片《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》。這部由獨立電影大師吉姆·賈木許(Jim Jarmusch)編劇並執導的電影首次入圍威尼斯影展競賽單元,因此備受矚目。電影以三段式結構(triptych)呈現,分為「Father」、「Mother」和「Sister Brother」三個篇章,分別在美國東北部、愛爾蘭都柏林和法國巴黎拍攝,探索成人子女與父母之間微妙而疏遠的關係。Jim Jarmusch以其一貫的「反動作片」風格,運用細膩的觀察與幽默,透過沉默與小細節刻畫角色的內心世界,讓這部電影成為一部安靜卻充滿情感張力的作品。電影卡司星光熠熠,包括凱特·布蘭琪(Cate Blanchett)、亞當·崔佛(Adam Driver)、湯姆·威茲(Tom Waits)、夏洛特·蘭普林(Charlotte Rampling)、維琪·克里普斯(Vicky Krieps)、印迪亞·摩爾(Indya Moore)、盧卡·薩巴特(Luka Sabbat)等人。他們的表演為這部角色驅動的電影增添深度,每位演員都將詮釋複雜的家庭情感,讓觀眾感受到人際關係的細膩與真實。